英伟达消费级PC芯片再延期,消息称需“重新设计”或推迟至2026年底

据科技媒体 SemiAccurate 报道,英伟达原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消费级PC处理器(代号 N1 和 N1X)已再次延期,原因疑似是芯片中存在“关键硬件缺陷”,可能需要重新设计(respin),导致发布时间可能推迟至 2026年底

英伟达消费级PC芯片再延期,消息称需“重新设计”或推迟至2026年底插图

尽管该消息尚未得到英伟达官方确认,但若属实,这将是英伟达进军消费级CPU市场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波折。

GB10工作站芯片即将发布,消费级芯片却再延期

在今年3月的GTC大会上,英伟达与联发科联合推出了面向AI工作站的 GB10 系统级芯片(SoC),该芯片基于4nm工艺打造,专为紧凑型AI工作站设计。5月的Computex大会上,双方也展示了基于GB10的原型设备,表明其已进入发布前的最后阶段。

然而,与GB10同属一个产品线、面向消费级PC的 N1 和 N1X 处理器却迟迟未有新消息。

早前消息称,英伟达因“关键硬件缺陷”不得不推迟原定于2025年发布的计划,并将时间调整为2026年初。不过,据最新报道,几天前又出现了新的技术问题,导致项目进一步受阻。

问题严重到需要“重新设计”

SemiAccurate 和知名爆料人 @Jukanlosreve 引述消息来源称,N1 和 N1X 芯片存在“关键硬件缺陷”,无法通过微码或固件更新解决,必须进行重新设计(respin)

在4nm先进制程下,一次respins通常需要:

  • 3至6个月,具体时间取决于问题所在层级:
    • 高层金属微调:数周至几个月
    • 逻辑电路或底层金属层修改:可能超过半年

此外,重新设计还涉及:

  • 重新录制设计数据
  • 制作新掩模(mask)
  • 流片测试与验证
  • 完整性能验证流程

在先进工艺节点下,掩模制造和晶圆排队时间也显著增加,进一步拉长开发周期。

英伟达为何进军消费级CPU市场?

早在2023年,就有传闻称英伟达有意进入Windows消费级PC市场,与英特尔和AMD展开正面竞争。彼时消息称,英伟达正与联发科合作,基于其GPU架构打造高性能CPU芯片,代号为N1(桌面)和N1X(移动)。

虽然英伟达尚未正式宣布这一战略,但从GB10的推出来看,其在系统芯片(SoC)设计方面已具备较强能力,未来若成功推出消费级CPU,或将重塑PC市场格局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