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edIn 近日通过站内信通知其全球用户:从 2025 年 11 月 3 日起,平台将开始使用成员公开数据来改进其生成式 AI 功能,包括内容推荐、招聘匹配和 AI 辅助创作工具。
这一变化意味着,除非用户主动选择退出,否则 LinkedIn 可能会将其公开资料、帖子等内容用于训练内部 AI 模型,以提升平台智能化服务体验。
哪些数据可能被用于 AI 训练?
根据 LinkedIn 官方说明,以下类型的数据可能被纳入 AI 训练范围:
- 公开个人资料信息(如职位、技能、教育背景)
- 公开发布的文章与动态
- 评论与互动内容(若为公开)
但明确排除以下敏感内容:
- 私人消息(InMail 和站内私信)
- 仅对特定联系人可见的帖子
- 账户登录信息、支付数据等非公开个人信息
LinkedIn 强调,所有训练均基于去标识化处理后的聚合数据进行,不会直接暴露个人身份。
如何选择退出?操作路径明确
如果您不希望自己的数据被用于 AI 模型训练,可以手动关闭相关设置:
- 登录 LinkedIn;
- 进入「设置与隐私」>「数据隐私」;
- 找到「生成式 AI 改进数据」选项;
- 关闭「使用我的数据训练内容创建 AI 模型」开关。
🔗 快捷访问链接(需登录):
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mypreferences/d/settings/data-for-ai-improvement
⚠️ 注意:该设置默认为开启状态,无论您位于美国、欧盟或其他地区。

关闭后,LinkedIn 及其关联公司(包括母公司微软)将不再使用您的数据训练未来的生成式 AI 模型。但需注意:
✅ 退出不影响已进行的训练 —— 此前已被纳入训练的数据无法撤回。
地区差异:EEA 与英国用户享有额外保护
对于身处 欧洲经济区(EEA)、瑞士和英国 的用户,LinkedIn 提供了更强的透明度保障:
- 不会将您的个人信息提供给附属公司(如微软)用于 AI 训练,除非另行获得同意;
- 更严格的合规流程遵循 GDPR 和当地隐私法规。
而在其他地区(如美国、亚洲),虽然仍可选择退出,但默认政策更为宽松。
AI 功能已在平台广泛应用
尽管 LinkedIn 在运营上相对独立于微软,但它正积极融入 AI 技术生态。目前平台已上线多项 AI 驱动功能,例如:
- AI 重写建议:发布内容时提示“用 AI 优化表述”
- 求职匹配增强:利用 AI 分析简历与岗位契合度
- 智能摘要:自动生成个人简介或职位描述草稿
这些功能部分基于微软支持的 OpenAI 模型构建,也可能结合了 LinkedIn 自研的行业专用模型,专注于职场语境下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。
平衡创新与隐私:用户掌握最终决定权
LinkedIn 表示,使用成员数据改进 AI 是为了“更好地连接人才与机会”,例如帮助招聘者更高效地发现合适人选,或为用户提供更相关的学习推荐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必须接受。LinkedIn 明确保留了退出机制,将选择权交还给个人。
正如其在支持文档中所述:
“关闭该设置意味着我们(LinkedIn 及其附属公司)将不会使用您提供给 LinkedIn 的数据和内容来训练未来生成内容的模型。选择退出不会影响已进行的训练。”
建议:了解设置,按需调整
对于重视数据控制权的用户,建议:
- 定期检查隐私设置;
- 若长期活跃于平台且发布大量公开内容,考虑是否允许其用于 AI 训练;
- 理解“退出”仅对未来有效,无法追溯删除历史数据。
随着各大社交平台逐步引入 AI 训练条款,主动管理隐私偏好正成为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