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安全媒体 Cybernews 发布了一份引发广泛关注的报告,声称发现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泄漏”,涉及超过 160 亿笔登录凭证。这一数字迅速登上多家海外和本地科技新闻头条。

然而,随着事件发酵,也有资深网络安全媒体如 BleepingComputer 和 ZDNet 提出质疑,认为 Cybernews 的说法存在夸大成分,并非一次全新的单一数据泄露事件。
报告内容概要
根据 Cybernews 的说明,他们的研究团队自 2025 年初开始持续监控网络活动,发现了 30 个公开暴露的数据集,每个数据集包含从数千万到超过 35 亿条记录不等。这些数据总共涵盖了约 160 亿笔登录凭证,涉及的服务包括 Apple、Google、Facebook、GitHub、Telegram 等主流平台,以及多个国家的政府网站。
媒体质疑与争议焦点
尽管标题耸动,但一些专业资安媒体并不买账:
- BleepingComputer 指出,这些所谓的“新泄漏”数据,其实多为过去已知的数据泄露、恶意软件窃取的凭据,以及通过凭证填充攻击(Credential Stuffing)获取的信息汇编。
- ZDNet 则批评 Cybernews 将多个不相关的数据库合并计算,从而人为放大了数据总量,其中可能存在大量重复、无效或过时信息。
此外,美联社(AP News) 在报道中也引用了 Cybernews 自己的说法:他们承认数据中确实存在大量重复项,因此无法准确估算实际受影响的用户数量。
不论真假,安全意识不可松懈
即使这次事件的真实性存疑,但能被研究人员发现并整理出如此庞大的数据集合,本身就是一个警示信号:黑客同样有可能掌握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。
因此,无论你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管理员,都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基础但关键的安全措施:
- 启用双重认证(2FA):为重要账户添加额外验证步骤,显著降低被盗风险。
- 使用密码管理器:生成并保存高强度、唯一性密码,避免密码复用。
- 定期检查账户活动记录:及时发现异常登录行为。
- 更新设备与应用: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新安全状态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