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备受期待的类魂动作游戏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陷入优化争议。继发布后因性能问题广受批评,发行商 505 Games 推出 1.4 版本补丁以提升帧率表现。然而,这一“优化”举措却引发了更广泛的质疑——有证据表明,该补丁在未告知玩家的情况下,强制限制了内部渲染分辨率,即使设置为100%原生,实际仍为上行缩放渲染。

这意味着,玩家以为自己在运行“原生分辨率”时,实际上看到的是经过缩放的画面,而游戏却在设置界面中错误地将其标记为“原生”。
🔍 问题核心:100% 缩放 ≠ 原生渲染?
在现代游戏中,分辨率缩放(Resolution Scaling)是一种常见的性能优化手段。当用户将缩放比例设为 100% 时,理论上游戏应以显示器的原生分辨率进行内部渲染,不依赖 DLSS、FSR 或 TSR 等上行缩放技术。
然而,知名硬件分析师 Daniel Owen 在对比游戏发布版与 1.4 补丁版本后发现,TSR、DLSS 和 FSR 在 100% 缩放下的帧率出现了异常跃升,而低比例缩放下的提升幅度却微乎其微——这一反常现象指向一个结论:100% 缩放已不再是真正的原生渲染。
📊 性能数据对比(RTX 3060,1440p 超高画质)
上行技术 | 缩放比例 | 发布版 FPS | 1.4补丁 FPS | 帧率提升 | 是否符合预期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TSR | 100%(原生) | 29 FPS | 37 FPS | +8 FPS | ❌ 显著异常 |
67% | 45 FPS | 47 FPS | +2 FPS | ✅ 正常 | |
59% | 50 FPS | 52 FPS | +2 FPS | ✅ 正常 | |
50% | 58 FPS | 60 FPS | +2 FPS | ✅ 正常 | |
DLSS | 100%(DLAA) | 28 FPS | 45 FPS | +17 FPS | ❌ 异常(接近“质量”模式) |
67%(质量) | 43 FPS | 45 FPS | +2 FPS | ✅ 正常 | |
FSR | 100%(原生) | 28 FPS | 39 FPS | +11 FPS | ❌ 异常 |
关键发现:
- 100% 缩放帧率大幅提升,但低比例缩放仅提升 2–3 FPS,说明“原生”模式被特殊处理;
- DLSS 在 100% 模式下的表现接近原发布版的“质量”档位,却仍被标记为“DLAA”(深度学习抗锯齿,即原生渲染);
- 所有迹象表明,内部渲染分辨率被锁定在约原生的 80–85%,无论用户如何设置。
⚠️ 玩家失去了什么?
这一改动的影响远不止帧数变化:
- 画质下降:即使设置为“最高”,画面仍因上行缩放而显得更柔和、细节模糊;
- 选择权被剥夺:玩家无法真正选择“原生渲染”,高端显卡用户无法发挥全部性能;
- 信息不透明:补丁说明中仅模糊提及“对部分GPU型号的超采样分辨率限制进行了调整”,未明确告知玩家渲染逻辑已变。
正如 Daniel Owen 所言:
“我绝不接受游戏在原生渲染分辨率上撒谎。拥有强大硬件的玩家,现在根本无法运行真正的原生分辨率。”

📝 补丁说明的“烟雾弹”?
1.3 版本的更新日志中写道:
“对部分 GPU 型号的超采样分辨率限制进行了调整。”
这句看似技术性的描述,如今被解读为对强制缩放行为的隐晦承认。而 1.4 补丁并未进一步说明,反而让问题在性能数据中暴露得更加明显。
这并非单纯的性能优化,而是一种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的“安慰剂式提升”——通过人为限制分辨率来提高帧率,再以“优化”之名包装发布。

✅ 上行缩放本身没问题,但透明度至关重要
需要强调的是,使用 DLSS、FSR 或 TSR 等上行缩放技术本身并非问题。事实上,这些技术已成为现代 3A 游戏的标准配置,能显著提升流畅度而不严重牺牲画质。
真正的争议在于:
- 是否允许玩家选择原生渲染?
- 设置菜单是否如实反映实际渲染方式?
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的问题不在于“用了缩放”,而在于“用了却不承认”。这打破了玩家对图形设置的基本信任。
🗣️ 社区反应与未来展望
目前,玩家社区已对这一发现展开广泛讨论。许多高端硬件用户表示,游戏画面在补丁后反而显得“更糊”,与设置不符。
除非 505 Games 或开发商发布官方声明,澄清渲染机制并提供真正的原生渲染选项,否则这一事件可能进一步损害游戏的声誉,尤其是在注重画质与性能透明度的核心玩家群体中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