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中,“更新并关机”本应是一个体贴的设计:用户在下班或深夜结束使用时选择该选项,系统自动安装待处理的更新,然后彻底关机。次日开机,设备即处于最新状态,无需等待或中断工作流。

但过去十多年里,这一功能始终未能如约执行。
实际情况是:Windows 在安装更新时需进入“离线服务阶段”(offline servicing phase)——因为系统文件正在使用中,无法直接覆盖。按理说,此阶段完成后应直接关机。然而,系统往往会重新引导至登录界面,留下一台“看似关机实则开机”的设备。
对台式机用户而言,这或许只是多点一次登录的小麻烦。但对笔记本用户而言,后果可能严重得多:一夜之后,设备电量耗尽,不得不先充电数小时才能恢复使用。
这一问题自 Windows 8 时代起便有用户报告,持续贯穿 Windows 10 与 11,成为长期存在的体验瑕疵。
微软近期通过 Windows 11 服务堆栈更新 KB5067035(版本 26100.7010) 修复了该行为。官方说明仅提到“改进了服务堆栈的性能”,未解释具体技术原因。或许未来微软资深工程师 Raymond Chen 会在其博客中披露更深层的机制细节。
该更新为可选非安全更新,目前通过两阶段发布:先是渐进式推送(progressive rollout),再进入常规推送(normal rollout)。
值得注意的是,鉴于 Windows 11 近年在更新稳定性方面的不佳记录,部分用户可能选择跳过此修复——尤其当“更新后未关机”并未对其造成实质困扰时。毕竟,在“修复一个旧 bug”与“引入一个新问题”之间,谨慎仍是合理策略。
但对那些曾因电量耗尽而懊恼的笔记本用户来说,这次修复或许值得等待并安装。








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