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联确认:所谓“Windows 11 导致 SSD 损坏”实为工程固件问题

近日,关于“Windows 11 更新导致 SSD 损坏和数据腐败”的讨论在技术社区引发广泛关注。然而,随着调查深入,事件真相逐渐清晰——问题根源并非操作系统,而是测试中使用的非零售版工程固件

关于Windows更新导致硬盘崩溃的说法,微软给出了最新结论

群联回应Windows 11 固态硬盘损坏风波

SSD主控厂商 群联电子(Phison) 已正式回应此事,并向科技媒体 Neowin 提供声明,确认其调查结果。

群联确认:所谓“Windows 11 导致 SSD 损坏”实为工程固件问题插图

事件回顾:一场由社区测试引发的担忧

此前,一个名为“PCDIY!”的 Facebook 技术爱好者小组发布测试报告,称在执行高强度写入压力测试时,多款基于群联 E16 控制器的 SSD(包括海盗船 Corsair FORCE MP600、Silicon Power 和 Apacer 型号)出现异常崩溃或数据损坏现象。测试环境运行的是 Windows 11 2025 年 8 月预览更新,因此部分用户推测问题与系统补丁有关。

群联确认:所谓“Windows 11 导致 SSD 损坏”实为工程固件问题插图1

该报告迅速传播,引发用户对 Windows 11 稳定性及 SSD 可靠性的担忧。

群联介入调查并发布官方结论

针对此事,群联已与测试发起方取得联系,并展开独立验证。其调查结果如下:

“群联对测试中使用的同型号 SSD 进行了复现测试,确认 PC DIY! 使用的是工程预览版固件(engineering preview firmware),而非市场上销售的零售版本所搭载的最终稳定固件。”

关键结论:

  • 工程固件通常用于研发阶段,未经过完整验证,可能存在稳定性缺陷;
  • 在相同压力测试条件下(100GB/1TB 写入负载),使用零售版固件的 SSD 未出现任何故障或崩溃
  • 测试中观察到的异常行为,仅出现在搭载非公开工程固件的设备上。

因此,群联明确指出:

所谓‘Windows 11 导致 SSD 损坏’的问题,在采用正式发布固件的消费级产品中并未发生。

技术解读:为何工程固件会出问题?

SSD 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硬件,更依赖于主控芯片的固件算法,包括:

  • 垃圾回收(GC)
  • 磨损均衡(Wear Leveling)
  • ECC 错误纠正
  • 温度与负载管理

工程固件往往为了调试功能或性能调优而关闭部分保护机制,不适合长期高负载运行。将其用于极限压力测试,本身就存在风险。

📌 正如显卡厂商不会用实验室样卡的驱动去评判市售产品的稳定性,SSD 的工程版本也不应被视为最终产品质量的代表。

对用户的影响与建议

目前没有证据表明 零售版 Corsair(海盗船)、Silicon Power(广颖电通) 或 Apacer(宇瞻) SSD 在正常系统更新下存在普遍性风险。Windows 11 的更新机制并未被证实会主动破坏存储设备。

✅ 给用户的建议:

  1. 无需恐慌:如果你使用的是正规渠道购买的 SSD,且固件为官方发布版本,无需担心此次事件;
  2. 定期更新固件:可通过厂商工具(如 Corsair SSD Toolbox、Phison NVMe Tool)检查并升级至最新稳定版固件;
  3. 避免使用非公开固件:普通用户不应手动刷入工程或测试版固件;
  4. 关注官方通知:若厂商发布安全公告,再采取相应措施。

评论